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ISO/TS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
ISO/TS 16949是由IATF成员共同制定的,并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予以批准和出版。该文件是以ISO 9001:2000、 EAQF(法国)、QS-9000(美国)及VDA 6.1(德国)为基础形成的共同的汽车质量体系要求。该文件通过顾客特殊性要求相配合,规定了在汽车供应链中所应用的质量体系要求。
ISO/TS 16949:2002正式在2002年3月14日发布。2002年8月4日,国际转化审查通过,在2002年10月国际GB/T 18305-2002 idt ISO/TS 16949:2002正式出版。
ISO/TS 16949产生背景:
由于汽车供应商通过了QS-9000或VDA6.1质量体系认证后,其证书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能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和认可(至目前为止,美国三大汽车厂和德国、法国、意大利的OEMs仅就"内部审核"(QS-9000要素4.17)和"分承包方的开发"(QS-9000要素4.6中的4.6.2.1)达成相互认可),且QS-9000和VDA6.1均不是经国际标准组织(ISO)颁布发行的。
为减少汽车供应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利于汽车公司全球采购战略的实施,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以及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的代表在以ISO9001:1994版质量体系的基础上结合QS-9000、VDA6.1、EAQF(法国)94和AVSQ(意大利)95等质量体系的要求制定了ISO/TS 16949技术规范。
ISO/TS 16949的实施意义:
1. 在供应链中持续不断的改进
· 质量改进
· 生产力改进
· 成本的降低
2. 强调缺点的预防
· SPC的应用
· 防错措施
3. 减少变差和浪费
· 确保存货周转及最低库存量
· 质量成本
·非质量的额外成本(待线时间,过多搬运…etc)
4. ISO/TS 16949对汽车供方的好处:
· 整合汽车供方的质量要求。
· 以一套共同的质量体系,避免多重认证审核。
· 减少供方质量体系评审的次数
ISO/TS16949标准简介:
1. 认证所需的六大工具:
·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 质量体系评审(QSA)
· 产品质量的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
· 测量系统分析(MSA)
·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 统计过程控制(SPC)
2. 单一过程分析图(乌龟图)

说明:
1.过程名称及主要活动
2.详细的实际输入,如文件、要求、报告、信息、计划等
3.详细的实际输出,如产品、文件、计划、报告、信息等
4.机器设备、人员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材料、工具等
5.资源要求、能力技能和培训
6.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指标、特性值、评估值等
7.相关的过程控制文件、程序、规定包括相应的支持过程和子支持过程
3. 过程方法图(章鱼图)

|